close
高希均
遠見雜誌

創辦人
2000/6/6


每當大學辦校長選舉,校園中最常聽到的聲音是:『大學可以沒有大樓,但不能沒有大師!』然後,教授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:『大師到底在哪裡?為什麼沒有出現在校長候選人的名單裡?』  
 
  按照當前的選舉文化,即使有大師樂意獻身也不容易被選上。這當然是泛用 『教授治校』及堅守『門戶主義』下的一個流弊。『校園民主』就如台灣十二年來的政治民主一樣,擁有投票的表象,但常常不能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。
 
  當年的北大缺少大樓,但不缺少大師。一九八八年紀念北大九十週年時,北京大學 出版了《精神的魅力》一書,在它的扉頁上就寫著:『這真是一塊聖地。近百年來,這裡成長著中國數代最優秀的學者、豐博的學識、閃光的才智。莊嚴無畏的獨立思想,這一切又與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,以及勇銳的抗爭精神相結合,構成一種特出的精神魅力。科學與民主,已成為這聖地的不朽的靈魂。』
 
  做過北大校長的蔡元培、蔣夢麟、胡適、馬寅初 ……,影響二十世紀中國思潮的北大教授如傅斯年、梁漱溟、陳寅恪、孟森、陳獨秀、王國維和周作人等人地下有知,對北大這樣的成就,也可以含笑瞑目了。
 
  在台灣,人民直選出來的兩屆總統與副總統,都是台大人。台大出了不少大官,但出了多少大師?
 
  對當前台灣的處境而言,大學校長 (以及政治人物) 的大格局思考最為重要。在『全球化』、『世界村民』、『永續發展』等跨世紀、跨空間的潮流中,台灣社會仍然會出現狹隘的逆流以『自我』為中心,以『方言』為門檻、以『地方』為勢力範圍、以『族群』為檢驗標準。
 
  在這種狹隘的思考模式下,個人變得愈來愈短視、貪婪;從政者愈來愈講利害、講權謀;工商界變得愈來愈自私。這其就是一個『財富上升、社會下沈』的寫照。
  
 『下沈』的癥結來自『只見其小,不見其大』的心態。因此,台灣社會出現了這些生動的形容詞:小圈圈、小鼻子、小眼睛、以及政治人物身邊的小人。以一句話來概括:這都是『小格局』在作祟。相對於『小格局』的作繭自縛,就是『大格局』的磅磚氣勢。
 
  擁有大格局思考的人,不只想到『自己』,也想到『別人』;不僅想到『得』,也想到『捨』:不只追求『擁有』,也追求『分享』;不只強調『競爭』,也強調『合作』;不只『自求多福』,也『感恩圖報』;不只關心自己的村莊,也關心別人的家鄉;不只是造福這一代的百姓,也要造福下一代的子孫。
 
  把『大格局』思考落實到大學教育,就不得不再想到北大。
 
  蔡元培先生遠在一九一七年出任北大校長,就堅持『囊括大典、網羅眾家、思想自由、兼容並包』。蔡先生指出:『大學就必須有容乃大。』擔任過北大十五年校長的蔣夢麟先生提倡『大度包容』。用現在語言再做引申:大學不是一言堂,而是自由的殿堂:大學教授不是傳聲筒,而有其學術尊嚴;大學教育更不是傳授教條,而是要培番出獨立思考的大學生。
 
  如果一位大學校長的當選,是來自於同學、同鄉、同黨、同系、同院、同方言等等因素相互配合的結果,那我們可以推測: 這位校長大概是精算師,而不是大師。 過去的北大要對抗政治勢力的入侵,現在台灣的大學,要對抗各種勢力的入侵。
 
  擔任過十二年史丹佛大學校長的唐納.甘迺迪在所著《學術這一行》的序言中寫下這幾句令人深思的話:『大學代表的意義,就是機會。這個機會可以讓人站在一座生活及知識的高台上,提升文化、維繫生命,及保障人類的永續未來。世上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?』
 
  在現實世界裡,大學校長可以不是大師,但至少要選出有大格局思考的人來作校長。這樣的校長,才會有延聘大師的氣魄;這樣的校長,才會使這座高等學府百家爭鳴;這樣的校長,才會使青年學子走向生活及知識的高台。
 
  我一直相信,不論是教育志業或兩岸關係,惟有領導人的『大格局』,才會帶來『好結局』。 


(轉載自 89.6.6 聯合報)



本文章引用自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優先選擇 FranKC 的頭像
    優先選擇 FranKC

    優先選擇聽什麼? 陳宥亘 FrANKC

    優先選擇 FranK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