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台灣青年公民參與協會 創會理事長

綠色和平「七年級看台灣」廣播節目主持人  陳宥亘

  那一天,我打開了電腦,為了寫這篇文章,結果發現了這本書《城市裡的最後一棵樹》,那是一本童書,講著在都市叢林裡,除了人與車,沒有植物,也沒有花草,因此整個城市是黑白的,沒有色彩,只有在城市的盡頭,有著城裡的最後一棵樹。

  這讓我想起,2005年有一個縣長候選人羅文嘉,他提出要為城市種下一千萬棵大樹,但卻成了大家攻擊與恥笑的對象,7年過去了,高爾與李奧納多讓大家知道 種樹與環保的重要;而在台北市有一個前環保署長郝龍斌市長,他說要砸7千萬,打造35條林蔭大道,讓城市在10年內享有香榭大道的風貌。

  台北市在2003年通過「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」,雖然是隸屬於文化局,而且規定嚴格,但也是一個進步的自治辦法,但這也是右派保守主義者向來為了表現 改革與進步形象的一致作法,因為信義路上的樹在同一年全部被移植(等於賜死)走了,這之中超過了1800多棵,而台北自2001年到現在已經移植超過1萬 5千多株,而且移植時,通常會把樹木砍頭砍尾斷根,以達成移植目的,更降低了存活率。

  但直至前年,先是陸續推出「台北花卉博覽會」,為了表現園藝、科技與環保,以及達成減碳排放等環保目標;接著是只會短暫出現綠地,但卻能讓建商獲得容積率 的「台北好好看」計畫;再來就是今年傳出將以路就樹,讓捷運施工能保留林蔭,以及35條林蔭大道的計畫等。所以,本來已經變成光禿禿的信義路,將在市府花 上千萬後,將千顆樹木移植回來,但卻讓人感受不到這個城市的綠色企圖、環保目標、減碳計畫。

  比較起南部的高雄市,先是加入由紐約市長彭博擔任主席,主要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組織的C40城市聯盟,並主動揭露碳排放量,展現邁向低碳城市的企圖心;再 來則是領先環保署而規劃要開徵碳稅,叫做「事業氣候調適費徵收自治條例」;加上今年綠色生態廊道帶拓展,也使得高雄市民每人可使用綠地面積為5.39平方 公尺,比台北市每位市民享有公園綠地面積5.03平方公尺還高。

  我想,這是市長的不同,帶給市民不同的城市願景,也才是重視環保、生態的城市面貌,「郝市長,您要不要也種一千萬棵大樹?」

 

參考資料: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「林蔭大道推動計畫」

文章引用自 http://taiwan7line.blogspot.tw/2012/06/2005773510-2003-1800200115-35-c40-5.html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優先選擇 FranKC 的頭像
    優先選擇 FranKC

    優先選擇聽什麼? 陳宥亘 FrANKC

    優先選擇 FranK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